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5篇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5篇_第1页
1/18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5篇_第2页
2/18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5篇_第3页
3/18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体会 2000 字 5 篇 多读书,让书成为你的智慧之源;读好书,让你的智慧永远站在潮流的前沿。23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共驾探究之舟,畅游书海,猎取知识宝藏!下面是我带来的有关江村经济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爱。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 1# 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最早是 1939 年以英文版面世的,其后直到 1986 年才有了中文译本。这时隔的 40 余年,可以说贯穿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历史进程——从国民党统治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的几个不同进展阶段。所以单从时间上说,此书是中国近现代进展轨迹的见证者;另外在内容上,此书由于中译本出现时间较晚,所以现在大家所见的中译本里一般都会附加费老先生在回国后对江村陆续进行的十余次调查情况以及其总结和比较。作者将本书的讨论范围从上世纪 30 年代一直拓展到 90 年代,而这些后续的补充也极大的提升了此书的价值:特别是在历史研读和文献价值方面,因为目前还未出现第二本能对某一地区进行的长达 60 多年的调查和总结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社会学讨论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所以,无论上是作为历史资料来研读还是作为社会学讨论著作来看,此书可以说都是首选。而事实也说明了这点:此书自面世以来就是那些有心了解、学习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变迁的入门之选。 首先接触此书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待略微深化进去后,我们才发现它已经为我们踏入中国农村这一重要而宏大的调查领域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范本。可以说,现代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讨论很难不受到此种风格的影响:从《黄河边的中国》到《私人生活的变革》,无不闪耀着此书的影子。而这点其实也激起了我对于此种调查风格或是讨论方法的反思:为何一种思路或是方法在没有出现之前很少有人去运用它,而一旦其出现则如同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靡不止呢?能否简单的比较说是某位大家制造了一种风格,还是说他适应了大众对于某一事物的欣赏和偏好而顺势而为的。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点突发奇想而已,其实不应该是我们读书笔记的“正规任务”,仅此自娱吧! 另外,看了此书,不禁联想起了另一位社会学大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一书。虽然二者描述的现实以及作者的关注点有明显的差异,但我们从这二者的比较中不难发现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对于调查地的现实片段所进行的观察异常细致入微,并在实地资料、调查数据以及现场感受三者中实现一种平衡和统一,构建出其理论体系和分析的框架,最后能够给人以极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体会2000字5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