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实验小学年度创建特色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既是课改的难点,又是课改的亮点。树立大课程资源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资源融为一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开展讨论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整体推动和协调进展。为此我校 仔细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等文件,以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进展为目的,确立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校本课程主题。为推动本课题的开展,促进学生讨论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实验初期成立了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少先队等负责人和部分教研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进行协调管理,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分步推动科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实验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小结: 重视与校本课程整合 溱潼是个千年古镇,本土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多彩的民俗风情。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了相应的阶段讨论性目标。挖掘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重点把社区资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干。为了让学生对溱潼人文环境有一个整体了解,组织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考察溱潼民俗风情馆,参观溱潼景点,观赏溱潼风景区,直接感受古镇人文环境。闻名遐迩的“溱湖八鲜”,秀美宁静的“溱潼八景”,吟古咏今的“溱湖道情”,令许多中外游客向往的“中国溱潼会船节”等等,这些无不成为实施课程的最好资源;让学生走访、了解自己的父母、邻居以及对古镇溱潼有所讨论的社会人士,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时性比较,了解家乡的进展状况,探寻溱潼居民的文化生活;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感知溱潼的历史变迁,了解溱潼的地理位置,认识从溱潼走出去的社会名人,对溱潼的人文环境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与校本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更富灵气,学习也主动积极了,对家乡满怀激动和自豪之情。在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性成果展览会上,有学生的小发明、小制造,有巧手绘出的书画、刺绣作品,有记录学生实践感受的循环日记,连孩子们自己做的虾球鱼饼也上了展览台,这些总令人赞叹不已。 重视与资源载体整合 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老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