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1页
1/5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2页
2/5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第3页
3/5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全面铺开,国家出台许多惠民利民的医改政策,但“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与此形成鲜亮对比的是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庭冷落”。大医院大专家在忙着看头疼脑热的“基层病”,而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因“无病可看”,只好被“闲置”,这一热一冷突显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根据卫计委关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建立一套分工明确,分流有序,各司其职的分级诊疗制度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传统的诊疗观念影响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1)患者选择医生的就医模式根深蒂固。2000 年的卫生改革推出了“点名医疗”,即患者选择医院,患者选择医生的就医模式。由于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分布悬殊明显,导致许多经济条件好的患者稍有小病都投向大医院,找“大医生”、找“名医”就诊,这种传统的就医模式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2)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由于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对一些普通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盲目就医”,“小题大做”,常见病、多发病到省市大医院就诊,吃力不讨好,浪费人力、物力。 (3)一些大医院办院的指导思想偏离,优质医疗资源利用不充分。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医院被推向市场,为了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省市大医院凭借自己资源优势,盲目“做大做强”扩张床位,“越位医疗”,致使本该属于基层医疗机构做的事,都“揽括、代劳”。调查发现:省市级各大医院均住有 10%左右的康复患者,普遍开设“体检中心”,没有充分发挥省、市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 2.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取信于民”,影响分级诊疗制度落实。 (1)基层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根据国家规定,“床位在 300 张以上医院,床位与人员比为 1:”, 大部分基层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2025 年,以罗源县为例,县医院床位 360 床,应配备 540 人,但在岗职工仅 427 人(其中临时人员 192 人),缺 113 人。县级以下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更为严重,大部分基层卫生院仅 3~5名执业医师,2~3 名助理执业医师。全县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技术职称偏低,本科以上仅占 19%,大专及以下占 81%,高级职称仅占 7%,中级职称仅占 25%,整个基层医疗队伍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服务质量难以“取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