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 20xx 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在静悄悄中渡过了,但学校的教学工作却是静而不死,活而不乱,努力朝着“精、细、实”推动。现总结如下: 一、学科质量评估方案不断完善。 1 每月一“教学沟通日”活动,推动课堂教学的研讨与沟通。 “教学沟通日”活动每月一次,每次设有一个主题,同一主题,同一学科的不同教研组老师进行赛课。在“同”与“不同”中使老师们实实在在地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2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行教学追踪制 随堂听课,亲近班级常常化,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跟踪调查。 二、教研组活动建设不断向前推动。 1 分块分工,把教研组活动内容落到实处。 本学期教研组活动在以往提前制定计划,安排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每次教研组活动须包括两块内容:1、一分钟信息沟通,2、教材分析。为使教材分析保质保量,要求分组分块,责任到人,分析材料在活动前上交至教导处。 2 重做重写,做到教研组活动资源与人分享。 (1)年段传承制 开学初,新老教研组组合备课,经验介绍,备课本、试卷资料传承。 (2)特色项目推广、应用制 特色活动、主题活动以讲座、资料分享的形式传承,以是否具有实效性、指导性为评比原则,组织评比。 (3)教案人气指数 以网络为依托,组织教案评比,通过教案点击率,得票率选出最佳精品案。 (4)校内专家讲课制 针对某个问题,教研组可自行聘请校内专家共同讨论探讨。校内专家团由校骨干老师及某方面有讨论的老师共同担任。 三、课堂教学更具个性化、特色化。 1 特色项目申报制 每月申报一次,期末集中进行展评。 2 特色课堂展示与评比 特色课展示内容、形式不限,授课老师须围绕本堂课作一个讲座。 四、学业评价更具人性化、多元化 弱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以单项过关的形式为主评价内容多元化。如:一年级握笔姿势过关,课堂常规(倾听习惯)过关,三年级朗读过关,笔算过关,五年级演讲过关,递等式计算过关等等。 五、年级组活动开展更具人文化、自主化。 1、一年级讲故事竞赛 2、三年级诗歌朗诵 3、四年级歌手、器乐竞赛 4、五年级演讲竞赛 5、三、四年级作文竞赛 6、五、六年级奥数竞赛 7、英语圣诞游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