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视角下的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及对策初探统筹城乡视角下的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摘要】农民分散居住的现状给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不少的瓶颈和阻碍,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探讨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突破口之一。如何找到有效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操作模式和统筹考虑它与三农的互动影响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统筹城乡 农民集中居住 三农问题 一、农民分散居住存在的问题剖析 (1)分散居住加大了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的难度。在农民居住分散的情况下,为解决农民出行不便、自来水及燃气供应困难、环境卫生较差以及缺少群体体育和文化生活等问题而支付的费用将远比农民集中居住所花费的大得多。比如为了保证出行方便而铺设的村级道路将会成倍的增加,这不仅涉及到钱、人力的投入,还涉及到征地等一系列问题,而惠及的可能只是很少的村民。假如这些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群体性的文化、体育设施以及群体生活的开展则无法借助其它办法解决。显然,分散居住对于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的配套成本,从而加快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公共资源均衡化不利。 (2)分散居住不利于村容村貌的改变和第二、三产业的进展。现阶段的村民建筑大都缺少规划设计,内部构造不尽合理,外墙设计缺少美的元素,景观效果差。即便是免费将设计图纸提供给大家,在缺少激励措施的前提下,也不见得能得到村民的采纳。退一步说,即便采纳了,大分散的房屋布局也很难形成整体的新村风貌。并且,大分散也不利于招商引资和农村商贸业、餐饮业及旅游业的进展。 (3)散居不利于节约宅基地,导致土地浪费严重。独门独户是散居模式的主要特点,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房屋没有充分向空间伸展,严重浪费了土地。由于空间进展不足,导致村民房屋实际占用宅基地大都超标。另外,每家每户都自盖猪圈、牛栏、禽窝,分散盖筑也浪费了很多土地。农民集中后可以考虑把这些猪圈、牛栏、禽窝等集中在一个地方,这又将节约出大量的土地。 (4)分散散居增加了教育成本,加剧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随着各村人口的减少,部格外出打工者带子女在打施工场地就读,村内中小学生人数锐减。此外,“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伴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已经越来越明显。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在缺少完整的父母亲情的同时又因为分散居住少了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时间和场所,减少了一份童年的乐趣,这对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