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_第1页
1/2
读《红楼梦》有感_第2页
2/2
读《红楼梦》有感读《红楼梦》有感 钟雪绒 革命先驱者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红楼梦》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奇。…… 读完这部长篇由兴至衰的《红楼梦》,总不免会有丝丝悲凉从心底飘出,仿佛千万繁花富丽绸最后只剩零零残朵斑驳碎。 最感叹要属“木石金玉”吧,我想可谓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添不少悲情。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所述二人就是“木石金玉”中的两位女子——林黛玉与薛宝钗,一木一金。黛玉乃从姑苏木乡走出来的女儿,漂亮多情、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羸弱多病; 宝钗乃政治官僚家走出来的女儿,容貌秀丽、举止娴雅、胸有城府、恪守妇德。“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钗黛二人性格之别显而易见。宝钗懂得再三酝酿,寻一个借口让大家都有台阶下,心思无不缜密考虑得周全; 黛玉空剩一人闷气,哀吟葬花词自顾自诉说遭遇,一点儿小误会牵出许多愁。棱角分明,剔透晶莹带脆弱,是玻璃,是黛玉; 圆润平滑,温柔细腻带稳重,是美玉,是宝钗。 宝玉不选玉,只将那玻璃捧在手心里。他要捧着玻璃也是情由可原的。黛玉蔑视功名权贵,从不劝宝玉走仕宦之途,和宝玉志趣相投,同具有强烈叛逆精神。二人互为惜为知己。 若是把时间拉回当今,也许宝钗型的女子还是会更得大家喜爱和接受。与人交往讲究互相包容,换位思考。而宝钗待人接物的亲厚,能一笑置之别人的言语冒犯,正是现在人们所欣赏的。相反依黛玉的我行我素,过于敏感的个性,可能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快,朋友会敬而远之。还会不会有宝玉这样的知己是难说。想起在杂志上看到过:别人不是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大概有些道理。 然而正因钗黛二人千有异,万有异,再有王熙凤“金玉良缘”之说,黛玉只作了爱情,宝钗只作了婚姻。我想,即使王熙凤没有参加宝玉的婚事讨论,也就无“金玉良缘”之说被提,宝玉还是只能娶宝钗。为何?就凭贾母、王夫人等人的封建礼教的枷锁,就足以将“石”捆绑,让“木”不得永陪。婚嫁中总以男子的利益为主。黛玉羸弱多病,宝钗丰满体康,黛玉怕寿命不长会早逝,而宝钗不会; 黛玉性格古怪孤傲,宝钗性格通情达理,黛玉不适合当贤内助,宝钗适合。这哪一点不是为了宝玉这个男子的所谓利益着想?这么个利益,这么个着想,说到底并非宝玉所求的,都是亲戚长辈们的主观意愿罢了。 最后,一边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红楼梦》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