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 17 酸的和甜的|新课标-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一黑龙江省大庆萨尔图区东新三小 宋玉芬 赵玉芝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爱小动物吗?为什么?(鼓舞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老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2)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三、朗读感悟,深化体会1.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2.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3.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想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4.各小组选送代表竞赛读,喜爱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5.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1)自读。(2)小组读。(3)指名读。(4)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3.讨论沟通。通过朗读,说说你喜爱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