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对提高幼儿审美情趣的体会 在教育信息化进展的今日,信息技术正逐步向幼儿教育领域深化推动。如何科学应用并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积极作用,继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应该引起幼儿老师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的定位。笔者认为这个定位应该以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前提;以进一步领悟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为落脚点;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进展为归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强调 以幼儿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以幼儿主动、积极、全面进展为宗旨。因此作为老师应注重在各科教育中实施素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较,音乐教学活动具有推动幼儿素养全面进展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教学,”能更快速、更准确、更形象的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学改革新途径,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对提高幼儿审美情趣、挖掘幼儿潜能、培育幼儿自主性等方面的体会。 一、 利用网络素材,培育幼儿的审美情趣 1、 情境导入,启动情感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幼儿的心灵上,要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的确,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导入部分,假如我们呈现给幼儿一种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自然启动美好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我在执教小班音乐活动《春天》时,选择了情境导入法,电视上呈现的是老师在网上搜寻的关于春天美并制作成课件的画面:大地一片碧绿,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蝴蝶在花儿上起舞,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采蜜,并时而发出嗡嗡的声音,柳树姑娘在微风的轻拂下,摆动着碧绿的“长辫子”,小兔子在草地上快活的蹦来蹦去。这种生动欢快的场景迅速感染了幼儿,他们一会儿学蝴蝶翩翩起舞,一会学蜜蜂嗡嗡叫,一会学小兔子蹦蹦跳。不知不觉中课的导入部分已经让幼儿掌握了本次活动中舞蹈的动作要领,并获得了春天美、自然美的情感体验。 2、 视听渲染,深化情感 音乐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声音运动的变化、组合,利用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等,将各种美好的情感付诸于声音表现,激起听者的共鸣,使音乐的情感和听者的情感合二为一。许多调查表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