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 6 流动单元讨论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 6 流动单元讨论 摘 要:流动单元是具有相同渗流特征的储层单元,是未来精细油藏描述的关键和最基本单位。它也为油藏的非均质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是今后油藏描述的一个重要进展方向和攻关目标。因此开展流动单元讨论、搞清剩余油的分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6 流动单元的讨论中,主要采纳物性综合特征,首先对 16 口取芯井的测井数字化数据(SP、GR、AC、RILD 等)与孔、渗、饱、泥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判别、分类,根据判别公式对未取芯井方法作参考,在对长 6 油层组进行沉积分层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物理特征参数进行流动单元进一步细分,最后划分出 A、B、C、D 四类流动单元。 关键词:油藏描述 流动单元 鄂尔多斯盆地 安塞地区 流动单元又称水力单元,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的一种储层讨论方法。国内外的学者由于讨论的角度和对象不同,对流动单元的理解及采纳的讨论方法也有所不同。Hearn[1]认为流动单元是一个横向和垂向连续的储集层,在该单元的各部位岩性特点相似,影响流体流动的岩石物理性质也相似;Ebanks[2]认为流动单元是根据影响流体在岩石中流动的地质和物性的变化进一步细分出来的岩体。 从上述的不同定义中不难看出,流动单元主要强调的是储层单元,是对储集层的进一步细分。在这个储层单元中,影响流体渗流的岩石物理性质相同,也就是具有相同的渗流特征,因此,可以把流动单元定义为具有相同渗流特征的储层单元。流动单元的定义不仅反映了油藏内部流体渗流的基本特征,而且反映了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 一、流动单元的分类评价方法 1.讨论区地质特征 安塞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偏北的陕北斜坡带上。区域构造极为平坦,平均坡降只有 7~8m/ Km。其上由于差异压实作用而发育多排轴线近东西或北东向的鼻状隆起,这些隆起与上倾方向的砂岩致密带或砂岩尖灭带配合,形成良好的圈闭,对油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岩心物性分析,从安塞地区长 6 油层的岩芯分析资料分析可知,长 6 油层在该区总体上孔隙度主要分布在 12~16%,其频率占 66%,平均孔隙度为 12.74%。该区总体上渗透率主要分布在 0.2~2×10-3μm2,其频率占 72%,平均渗透率为 1.81×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油层。 2.流动单元的分类评价方法 合理地划分流动单元,不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