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第二中学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5 2025—2025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Ⅰ卷(共 7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有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朝代农业措施西周休耕制战国“尽地力之教”秦汉“地可使肥,又可使棘”唐宋禁捕青蛙明清“桑基鱼塘”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古代农业可持续性进展观念 2.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 700年,户主张玄均 34 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 1 人,寡 1 人,合应授田 230 亩,而其实际授田为 75 亩;721 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 131亩,而实授田为 28 亩。这反映了唐代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官吏的腐败贪污 D.各地的经济不平衡3.“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宋代的开封成为纯粹的商业中心 B.宋政府不再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C.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尚未完全打破 D.开封城市进展影响市民社会生活 4.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 50 余两。这反映了 A.人均耕地面积缩减 B.经济结构重大变动 C.农业生产进展 D.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5.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 B.农业和商业进展相互促进 C.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6.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 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 30%。上述材料表明 A.土地税仍是财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