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得变化变化一:重新定义“绿色建筑”原定义在全寿命期内、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与高效得使用空间、与自然与谐共生得建筑。新定义2、0、1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得使用空间,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与谐共生得高质量建筑。影响新版绿色建筑定义更关注人与环境得关系,以建筑高质量进展为目标。变化二:评价技术指标重视“以人为本”原版指标评价从“四节一环保”以及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框架打分。新版指标评价2、0、2 绿色性能: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与“提高与创新”一大加分项。影响从“以人为本得”建筑性能出发,转变视角为“使用者”视角,从百姓视角来设计,以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得体验感与获得感。变化三:拓展“绿色建材”得内涵新标准2、0、5 绿色建材: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得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得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与可循环特征得建材产品。7、2、18:选用绿色建材,评价总分值为 12 分。影响材料生产者可以针对上述定义,发掘创新材料得价值,在项目应用中带来“加分“。变化四:评价方式与阶段得变化原标准:绿色建筑得评价分为设计评价与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新标准3、1、2: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影响这一变化能有效约束绿色建筑技术落地,对模拟计算得结果准确性要求更高,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得影响相对较小,但对评价标识证书影响很大。变化五:星级划分得变化-新增“基础级”原标准:分为三个星级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新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基础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满足所有控制项得要求即为基本级,控制项与全文强制性法律规范有效衔接,将作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得主要依据,与国际主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接轨。影响这一改变,变三段星际为四段星际,以上海为例,政府投资项目及 20000 平方米以上公建若需做二星,难度将更大!对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得要求更高。变化六:明确一二三星需全装修新标准2、0、3 全装修得概念: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