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社会急剧变革中进展得中国舞蹈吴晓邦(1906-19 95)作为论述题准备吴晓邦就是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编导、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中国新舞蹈艺术开拓者。192 9年春至 1936 年1 0 月,曾 3 次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高田亚夫舞蹈讨论所、江口隆哉与宫操子现代舞俑讨论所学习芭蕾及现代舞。自学邓肯与魏格曼得舞蹈理论及创作方法,受到启示,对其开创中国新舞蹈艺术具有指导意义。1932 年、1935 年两次回国,在上海先后创办了晓邦舞蹈学校及晓邦舞蹈讨论所。19 3 5 年、193 7年、1 939 年分别在上海进行了三次舞蹈作品发表会,创作了《傀儡》、《拜金主义者》等舞蹈.193 7年抗战爆发,她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出队,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等舞蹈,这些舞蹈就是其舞蹈创作走向现实主义道路得代表作。1 93 8-1945 年在上海、桂林、重庆、成都、广州等地开展新舞蹈运动,先后创作了舞蹈《丑表功》、《饥火》、《思凡》,舞剧《罂粟花》、《宝塔与牌坊》等。20 世纪 3 0-40 年代中期共创作舞蹈、舞剧一百多个,绝大多数就是用暴露、控诉、讽刺、象征等手法揭露敌人得残暴及旧社会得黑暗,热情讴歌抗日英雄,具有深刻得社会意义与进步作用。1 9 42—1 9 43 年在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开设舞蹈班,在教学上以现代舞自然法则作为基础,吸收我国武术及民间舞得技法,将教材系统化、科学化、中国化,形成了吴晓邦教学体系得独特风格。1 945 年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内蒙古文工团、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宣传队舞蹈队、沈阳鲁迅文艺学院教授舞蹈,主要作品有《蒙古舞》、《进军舞》等。19 4 9 年南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部队艺术学校歌舞团及各野战军文工团、宣传队培育了一批部队舞蹈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青年艺术剧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中国艺术讨论院舞蹈讨论所所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1 9 51 年主持中央戏剧学院“舞运班”。1 953年参加筹建北京舞蹈学校。19 5 4 年被选为中国舞蹈艺术讨论会主席,并主持中国舞蹈史讨论。1956 年参加制定《哲学社会科学 1 2年舞蹈规划》.1 9 57年建立天马舞蹈工作室,创作演出《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十面埋伏》等 18 个作品。197 9年后为促进舞蹈繁荣,提高舞蹈工作者得理论素养,到各地举办舞蹈讲习会,撰写了大量舞蹈论文.主要著作有《新舞蹈艺术概论》、《我得舞蹈艺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