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改革进展剖析报告一、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定位1、专业概况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是 2025 年我院在全国率先开招生。为了高速公路不断增加的机电系统缺乏使用与维护专门人员而开设的。经过交通厅人才培育模式讨论项目、国家级师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省级重点专业项目的建设,形成了校园基地一体、工学情景合一的独特人才培育模式。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已有 8 届。毕业生多半工作在高速公路维护公司。目前更有三个在建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育模式创新试验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教学中引入计算思维。2、专业培育目标培育具有的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和管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用、维护和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操作,利用监控设备对高速公路的路况、交通流量、安全问题等进行监督和处理的职业能力,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交通信息管理行业“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人才培育模式1、“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指导思想为使“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育的目标和规格突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为云南省及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及城市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事业的进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学院以《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引领,根据行业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讨论分析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的培育规格、知识能力与素养结构,确定专业培育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成立了以交控专业老师为主要成员的调研组,针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毕业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方案的调研。调研主要实行座谈、问卷等形式开展。项目组分别对云南省昆石高速监控中心、云南省昆安高速监控中心、云南省昆玉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玉元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元谋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思小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云岭”交通科技进展有限公司等近十个相关单位进行了调研,从中获得了较为宝贵的一线资料。2、针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进展需要,构建“校园基地一体,工学情境合一”的人才培育模式学校投资 1368 万元,在校园内建设了一个模拟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城市快速干道智能监控系统的智能交通实训基地。该基地由监控系统(包括隧道机电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网络维护和消防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既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