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_第1页
1/8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_第2页
2/8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_第3页
3/8
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任免术语关于任职授官得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关于提升职务得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关于降级免职得: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关于调动职务得:移、调、徒、量移(调得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得: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临时兼任比本官高得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得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变动用词一、关于任职授官得有: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用于布衣任官得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辟(音 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举品行端正得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举(推举,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举品行端正得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与德行)拔(提升没有官职得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此外,还有: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官职六部文化常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