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1.中国国民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国民党改组(“一大”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2.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提出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利用国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3.国共关系: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小题精练1.缅甸中国同盟会创立于1908年4月1日,其在动员、组织旅缅华侨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做出杰出贡献。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姓名简介与同盟会关系陈甘泉心怀大志,寡言深思,侨居仰光,经营商业旅缅侨胞中最早具有民主革命倾向的人士徐赞周1903年,与陈甘泉、庄银安诸友创设中华义学,缅甸华侨之有学校由此开端缅甸中国同盟会创始人庄银安自少能文,弱冠南渡,到仰光经商;性慈志高,急公好义,且善于谋略,因此在侨界有较高威望缅甸中国同盟会首任会长曾瑞开十八岁到仰光经商,几年后,成为仰光有名的实业家为支持革命事业慷慨解囊A.缅甸是同盟会在海外的一个最重要分部B.缅甸的部分华侨积极支持国内革命活动C.缅甸所有的华侨都是同盟会会员D.缅甸的同盟会成员都在经济上支持革命活动2.(2016·乌鲁木齐一模)1912年10月,宋教仁自北京南下布置各省选举事宜时说,“为今之计,须亟组织完善政府,欲完善政府,须有政党内阁。今国民党即处此地位,选举事若得力,自然成一国民党政府。”这表明宋教仁()A.坚持国民革命路线B.不承认袁世凯的总统权力C.希望在中国实现政党政治D.认为国民党组阁已成定局3.(2017·黄山质检)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铲除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对影响这一发展变化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中共认清了中国的国情D.国民大革命的推动4.蒋介石曾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它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以上言论()A.显示了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B.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5.(2017·南宁模拟)《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A.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B.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C.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D.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6.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7.(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8.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1946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这说明()A.抗战结束后,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B.国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象征C.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努力维护国共合作D.根据地人民对内战没有任何准备9.“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