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新航路开辟(殖民者东来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两次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萎缩,外国资本主义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小题精练1.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A.劳动力支持B.市场支持C.资本支持D.技术支持2.“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黑奴贸易无利可图B.英国文明程度的提高C.非洲人民的反抗D.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3.(2017·太原联考)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4.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A.未能突破传统丝织业的技术瓶颈B.反映苏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C.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交叉应用D.标志着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5.在1926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货币的国家。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时间出超流出上海流入上海入超(以-号表示)(以+号表示)1929123.9182.8+58.81930109.2142.5+33.21931111.7166.7+55.01932160.919.8-141.11933103.926.2-77.8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业和金融月报》(1929~1935年)据上表可知()A.国际银价的下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B.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严重受挫C.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D.在经济大危机中我国受冲击最大6.(2017·兴义月考)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表明洋务运动()A.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D.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B.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C.从维新运动到义和团运动D.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8.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A.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C.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D.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9.(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时间工矿企业数资本额棉纺织厂面粉厂1901~1911约650家1.4亿11家39家1912~1919约1120家2.85亿54家176家A.面粉业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B.中国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C.民族工业在民国初期快速发展D.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0.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C.列强经济侵略加剧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11.据考证,“到1937年,中国所有陆军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