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8 变异、进化与育种【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三种可遗传的变异的分析与判断(1)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图 1 交叉互换 图 2 染色体易位(2)关于“缺失”问题DNA 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 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3)关于变异的水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4)涉及基因“质”与“量”的变化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二、生物的变异类型1.探究某一变异性状是否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方法思路(1)若染色体变异,可直接借助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结构是否改变。(2)与原来类型在相同环境下种植,观察变异性状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则为可遗传的变异,反之则为不可遗传的变异。(3)设计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变异性状的基因型是否改变。2.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可以选择突变体与其他未突变体杂交,通过观察后代变异性状的比例来判断基因突变的类型;对于植物还可以利用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进行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断。 题型二 染色体变异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例 2. (2017 年北京卷,30)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因此在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 S 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 1)① 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 PCR 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 2。 从图 2 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发育而来。② 玉米籽粒颜色由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