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热点五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热点五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_第1页
1/5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热点五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_第2页
2/5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热点五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_第3页
3/5
热点五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规律方法·会总结]1.主要应用用来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变化、反应机理等。一般常用的标记元素有 3H、14C、15N、18O、32P、35S 等。2.归类分析(1)标记某元素,追踪其转移途径。如用 18O 标记 HO,光合作用只产生 18O2;再用 18O 标记C18O2,光合作用只产生 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于 H2O,而不是来自于 CO2。(2)标记特征元素,探究化合物的作用。如在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大肠杆菌内发现放射性物质;用 35S 标记蛋白质,大肠杆菌内未发现放射性物质,证明了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标记特征化合物,探究详细生理过程,研究生物学原理。如用 3H 标记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用 3H 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用 15N 标记 DNA,证明了 DNA 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如:以有丝分裂为例):[技能提升·会应用]1.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 H5N1 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 H5N1 病毒的放射性及 S、P 元素。下列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A.全部无 全部 35S 全部 31PB.全部有 全部 35S 少数 32P,多数 31PC.少数有 全部 32S 少数 32P,多数 31PD.全部有 全部 32S 少数 32P,多数 31P解析:B [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难度适中。由于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上下两行细胞,H5N1 侵染后,从上面一行中取到的 H5N1 大多数带有 32P,下面一行细胞中没有 32P,只有 35S,子代 H5N1 病毒都有放射性,所有子代含有的 S 是 35S,而含有的 P 只有少数为 32P,大多数是 31P,B 项正确。]2.图甲表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 S 型细菌是由 R 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C.图甲中,ab 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 R 型细菌抗体D.图乙中若用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解析:A [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探究,难度适中。图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热点五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