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最新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精读教材——记一记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三种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P2正文)2.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含有更多的蛋白质。(P4正文)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P5正文)4.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P8正文)5.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胰岛 B 细胞分泌)和胰高血糖素(胰岛 A 细胞分泌),升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P26正文)6.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P32正文)7.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参与水盐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P32正文)8.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P35正文)9.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非特异性免疫,由第三道防线参与完成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P36正文)10.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P37正文)11.效应 T 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P37正文)12.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类抗原的记忆,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该类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P37正文)自我诊断——判一判1.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正误判断(1)(2019·全国Ⅲ卷,T5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Na+浓度、渗透压、K+浓度、O2浓度中,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O2浓度。(×)(3)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4)Na+和 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5)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6)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血糖、水盐、体温调节的正误判断(1)(2019·全国卷Ⅱ,T4C)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