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高考作文备考新作文素材:“新京评论”2016 年 1 月号第 2 辑1. 莫迪握手谢里夫,印巴能否“言和”?2. 谁是华语乐坛半壁江山?3. 偷巧克力女孩自杀,真相到底是什么?4. 沙特伊朗“断交战”也是“选边站”5. “网络医托”涉嫌诈骗犯罪6. 一包凤爪背后的地域歧视与文明7. 微言大义8. 代课教师月薪涨到 900 元,够了吗?9. 删除“禁止代孕”,是否法无禁止即可为10. 围绕提升战斗力展开的中国军改11. 过节,除了消费还应有什么?12. 公交纵火:任何理由都不值得同情13. 干部主动交代问题后,该法办的还需法办14.福利超短裙 1. 莫迪握手谢里夫,印巴能否“言和”? 2016-01-04 03:30:35 来源:新京报 虽然在巴基斯坦只是与谢里夫握了下手,但释放了莫迪要改善与巴基斯坦的意愿。更重要的是,这一握手之交缓解双方半个多世纪以来累积的敌视与仇恨。 在 2015 年的最后时刻,印度总理莫迪为自己的外交旋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与印度“宿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拉合尔“喝了杯茶”,叙了一下家常,并定下了 2016 年 1月两国外长的正式会晤的日程。在云淡风轻之间,把手言欢,这也是莫迪外交出人意表和大开大合之处。莫迪时代的印度外交出现了新的气象,根本上说还是莫迪想将印度带入世界政治舞台,而摆脱南亚国家的身份,展现一流国家的姿态和实力。 从外交的程式而言,莫迪和谢里夫两个小时的“约”也是对两国外交部门的“越顶”莫迪直接联系谢里夫,希望从阿富汗到新德里的途中在巴基斯坦稍作停留,而谢里夫也非常大方地接受了莫迪的建议。直到莫迪落地的时候,巴基斯坦的外交官员还在奔赴接机的路上。莫迪最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访问巴基斯坦的消息,他在推特账户上有 1600 多万粉丝,仅次于奥巴马。通过社交媒体,莫迪在巴基斯坦两个小时的访问就变成了世界新闻,也引起了轰动效应。 莫迪上台之后,印度外交风格大变,从防御性的慢热转向进攻性的出击,更为重要的是打上了浓厚个人色彩。作为一个有个性的国家领导人,莫迪不断牵引印度外交部门的工作,这一次对巴基斯坦的“突访”就是例证,既能看出莫迪的外交风格,也可大体感知莫迪的外交思路。 莫迪上任一年多来,访问了几十个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以政府首脑的外交打破外交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借助社交媒体放大突袭的效果。虽然,莫迪在巴基斯坦只是与谢里夫握了下手,但释放了要改善与巴基斯坦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当这一握手之交被放置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