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媒体观点撷英 ”2015 年 12 月号第8 辑 1. “拿数字说话”,是对谁敲警钟 2. 给垃圾分类是该培育的生活素养 3. 巴黎大会为全球治理提供镜鉴 4. “春节 13 天假”中的舍得艺术 5. 优质国货受捧 为“中国质造”热身 6. 互联网大会,变革中结成命运共同体 7. 女性更容易获哪种诺贝尔奖 8. 政府网站亟待一场“供给侧改革” 9. 消费贷款陷阱,专坑大学生? 10. 城市工作须以尊重人为起点 11. 严控腊肉熏制 难免引发质疑 12.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迎战雾霾 13.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迎战雾霾 14. 从互联网“共同体”品味治理之道 15. 岂能通过否认历史恢复名誉 1. “拿数字说话”,是对谁敲警钟 2015-12-15 10:19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珉迕 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次对央企放出“狠话”。他就央企“分化”加剧的现象表示,政府会尊重企业经营规律、不干预具体项目,并予以深入分析分类指导,“但企业必须拿数字说话!” 明眼人一看便知,“拿数字说话”,是给大批“僵尸企业”的一次“最后通牒”。当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题之一,正是促进中央企业增效升级。会上明确,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予以出清,并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在当了多年“吸血鬼”之后,那些依然摊子大、问题多、依赖银行和政府不断输血的“僵尸企业”,显然再不可能安之若素。 对企业来说,“拿数字说话”,本属天经地义。李克强说,“过去我们考察企业,首先要看报表,看投入、产出、负债等情况。现在同样,央企交了多少税、多少利润,国有资产增值多少,要明明白白交上一本账!”这“明明白白”的一本账,其实就是企业的“生死表”,也是评估企业绩效、决定扶持与否的根本指标。既有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拿不出数字交不出账的企业,自然应该接受市场惩戒。老想着靠政府“输血”来苟延残喘不啻为一种“吃空饷”,而本身财力有限的政府,又哪有那么多“空饷”可发? 而应当“拿数字说话”的,绝不止是企业。从经济运行到社会治理,从行政效能到管理效率,现代社会的很多方面,数字都是直观而精准的量标。“拿数字说话”,意味着在评估中提升科学评判的精准性、减少主观意志的随意性,尤其是摈弃可能造成评价失真甚至失衡的人为因素。显然,比之个人的信口开河,精确的数据理应更接近真实实际、更接近精确治理,也更能体现权威公信力。 不过,数字虽好,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