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

(2014年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4
(2014年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4
(2014年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4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单元知识结构:【1】单元知识结构【2】单元精讲:(1) 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巩固统一和维护封建统治。(2) 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a 经济原因;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b 政治根源: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起义反抗。C 思想原因:韩非子法家派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到董仲舒时发展到“天人合一”“君权神授”,适合了一个国家“大一统”的需要。(3) 中央集权的发展:雏形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与北宋,新发展于元,强化于明清,衰落于明清。(a)战国:秦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韩非子则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秦: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文化上“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c) 西汉:颁布推恩令,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儒学的正统地位。(d) 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e)北宋:杯酒释兵权,解除节度 使权力,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立“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但相权已经被分割。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又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f)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g)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设厂(东西厂)设锦衣卫,八股取士,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h) 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4) 中央集权的两对基本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外部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内部矛盾);(5) 主要特点a 皇权至高无上性 b 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c 乾纲独断 人治取代法治 d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f 有很浓烈宗教色彩,如天子(6) 基本趋势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强化皇权,削弱相权,最终废除。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对人民思想控制越来越严(7) 评价:积极作用: (a)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b)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c)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作用: (a)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b)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最新)甘肃省积石中学高中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