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制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大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亿”,并进一步了解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2、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情感与态度3、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三、单元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四、单元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五、本单元计划课时 7 课时。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十万”这个较大的计数单位2、了解“十万”与“万”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3、认识生活中“十万”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过程与方法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情感与态度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动手操作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 个一是多少?10 个十是多少?10 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 3876 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根据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 0 或几个 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