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中国西藏布达拉宫授课时间:2025 年 9 月 6 日 备课老师: 授课班级:七年级共 3 个班【教学目标】1、 欣赏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艺术风采2、了解分析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特点。【教学重点】布达拉宫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教学难点】了解分析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法【法制渗透】《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宝,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2、假如保护中国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第三条指出: 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讲授新课 :1、 欣赏布达拉宫建筑,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2、 学生自由沟通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三、引导欣赏,联系图片详细了解中国西藏布达拉宫的相关内容。1、概况介绍: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 32 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 7世纪),当时称“红山宫”,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公元 17 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雄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概雄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 36 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 层,高 117 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白宫、红宫以及周边与之相搭配的各种建筑。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建成于 1648 年。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 7 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