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小 学 生 思 想 品 德 课 中 的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探 微摘 要: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育也进入一个转轨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凸现。由此,如何做好学生的心育工作,对于当前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于目前的德育工作也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就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其成因、变化切入,提出解决方案,期待对中学生走出心理困扰提供某些借鉴,最终还现代中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空间。关 键 词: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探微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略述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即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小学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心理、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当前中考、高考的压力仍然压迫着学生。同时社会、家长、学校对于学生的压力也是不1可忽视的,这些压力若不能被正确的引导、宣泄,就很可能引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甚至疾病。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随机抽取的3 万余名中小学生检查,发现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另有一项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17%,. 换言之,大多数中学生的素质是不完全合格的。情绪方面不健康的学生更多地表现出不乐观、不稳定、激怒和过分忧虑等特点;性格方面不健康的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自卑、孤僻、任性、逆反、易急躁、易冲动和粗心等特点。同时,这些状况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集中表现为人际关系困难、学习动机、学习与考试焦虑、青春期心理障碍等方面。教育专家赵石屏提醒我们说: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心理负荷的加重,成人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明显上升,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成人的心理问题其实都是从小积累起来的。从这个程度上说,儿童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如果不及时开导、教育,轻则心绪不宁,扰乱正常的学习生活,重则导致自杀、杀人悲剧。 目前关于中小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心理疾病甚至暴力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