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肩周炎处方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 50 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妨碍日常生活.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夜不能寐,不能向患侧侧卧,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疾病分类:骨外科 疾病描述 简称肩周炎(现少用),俗称凝肩(frozen shoulder).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意见建议:治疗肩周炎常用哪些西药?(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① 阿司匹林:3~6g/日,分 3~4 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 3~4 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 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 25mg,每日 2~3 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 20mg,每日 1 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 10~20mg,分 2~3 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 2 次服.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1)风寒侵袭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 10g,独活 10g,桂枝 10g,秦艽 10g,海风藤 15g,桑枝 10g,当归10g,川芎 10g,木香 1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