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农业市场报告 中缅边交会开幕主要展出农产品据悉,中缅边交会从 2001 年开始每年轮流在中国瑞丽和缅甸木姐市举办,现在已经成为中缅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木姐的边贸是缅甸边贸站中最大的一个站口,占缅甸全国边贸规模的 70%之多。”参展商品多以农产品为主。、 缅甸农业概况 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正是凤凰花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这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国家。 一、优良的农业自然条件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面积 676,581 平方公里,人口 5000 多万,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缅甸北部与东北部同中国接壤,是印度支那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在东南亚各国中,缅甸国土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位居第二位。 缅甸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地广人稀,地势北高南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河道纵横,池塘密布,土地松软而肥沃,水路交通方便,是缅甸有名的鱼米之乡,被誉为“缅甸粮仓”。 缅甸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7℃。 缅甸的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有大量可耕地和水面,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缺少水利设施,利用率极低。1988 年以来共兴修水坝、水库 150 座,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也极其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热带作物。农业是缅甸的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 左右,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 1/4 左右;缅甸可耕土地约 4500 万英亩,其净种植面积为 2800 万英亩,水浇地面积占净种植总面积的18.5%,尚有 1600 多万英亩的空地、闲地和荒地待开发,农业发展潜力大。缅甸政府也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农业,同时促进橡胶、豆类和稻米等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 1988 年后,缅甸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带动与农业相关的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缅甸发展经济的指标有 4 项: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其他经济部门的全面发展;二是切实实行市场经济;三是吸引国内外的技术和资金发展经济;四是要使整个缅甸经济掌握在缅甸国家和缅甸人民手中。 二、缅甸农业概况 缅甸是农业国,缅甸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66%。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天然橡胶、咖啡、水果、蔬菜、林木、甘蔗和黄麻等,其他热带作物资源也较丰富,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热带水果、甘蔗、椰子、槟榔、咖啡、木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