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清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开国大典1.准备:1949 年 9 月 21 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2.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举行开国大典。3.意义深层点拨 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结束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才真正建立。二、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1954 年宪法的颁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外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易混易错 1954 年之前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易混易错 民族区域自治中的“自治”不是少数民族的自治,而是少数民族地区所有人民的自治,是“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整体把握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1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深层点拨(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2)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易混易错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确保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权利,平反冤假错案是首要环节,而不是核心。整体把握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2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形成过程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整体把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线索归纳香港问题的由来(1)1842 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2)1860 年,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3)1898 年,英国租借“新界”,租期为 99 年。易混易错 “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是最早实践是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香港、澳门拥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包括外交和国防,港澳的外交和国防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知识图解“一国两制”的实践与意义3五、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