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十三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十三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1页
1/13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十三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2页
2/13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十三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3页
3/13
第 30 讲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点 1 “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国主张和方案屡屡碰壁。(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3)理论上:孙中山结合革命实践,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2.提出(1)1905 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2)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统称为“三民主义”。3.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关系前提核心补充发展来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范畴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含义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推翻专制帝制 ,建立共和国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实质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夺取政权资产阶级的经济纲领4.评价(1)进步性① 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2)局限性①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② 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③ 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的影响。(2)国内:孙中山等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治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提出: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内容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4.评价(1)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2)局限性: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 1—时空观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十三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