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百亩“雷竹早笋丰产园”项 目 建 议 书雷竹,别名雷公竹、早竹、早园竹、天雷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由于其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为雷竹,其竹笋称之为雷笋。一、项目概论1、项 目 名 称:百亩“雷竹早笋丰产园”项目 2、项目申报单位:芜湖市林业局 3、项目承办单位:芜湖市林业物资公司 4、项目申报负责人: 张思耕 芜湖市林业局局长 5、项目承办单位法人: 林 海 芜湖市林业物资公司总经理 6、项目技术负责人: 钱 卫 芜湖市林业局调研员 赵雨生 芜湖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 7、项目实施地点和规模: 芜湖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第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100 亩。 8、项目总投资及效益:项目总投资为 130 万元,其中公司自筹投入 50 万元,申请有关部门支持 80 万元。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达 168 万元,年纯收入 128 万元。 二、 雷竹的营养及经济价值 雷竹是一优良的笋用竹种,它以出笋早、笋味美、笋期长、笋量高、又无大小年(其它竹笋有大小年现象)而闻名,其笋粗壮洁白,甘甜细嫩,鲜美可口,无污染,可供鲜食,也可加工笋罐头和笋干。雷笋营养价值十分丰富,是粗纤维含量低,含蛋白质较高的森林蔬菜,富含足够的优质蛋白质(500 克竹笋含蛋白质 15 克,比土豆高1倍)、丰富的VB1、VB2,较多的铁元素、胡萝卜素、烟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其中所含的 18 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特别丰富,雷笋还是含磷较高的蔬菜,常常食用雷笋还可助消化,减肥胖,防肠癌,抗衰老,因而,雷笋又是目前时兴的完全营养的保健食品,被誉为绿色食品的皇冠,深受人们的喜爱。三、雷竹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雷竹主要分布在浙江的浙西、北海拨 500m 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带,而且多以人工栽培为主,水平分布以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为最多。我省宁国、广德、歙县、绩溪、休宁、 滁州、金寨、青阳、旌德也都有分布。雷竹分布区要求在年平均气温 15.4—16.2℃,一月份平均气温 3.2—3.8℃,极端低温-13.3℃;月平均气温≥10℃的天数为 226—333 天,活动积温为 5000—5100℃,年降水量 1250—1600 毫米,无霜期 228—240 天,有明显的春雨和梅汛期。雷竹适宜在低海拨、平缓坡地(坡度不超过 25度),土层深厚肥沃的中酸性土壤中生长,要求土壤通透性能好,排灌方便,以背风向阳地势为佳。雷竹笋笋芽 8 月份开始萌动分化,10—11 月有部分秋笋出土,自然情况下翌年 3 月初开始出笋,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