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知 进 展 理 论 ( 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著名进展心理学让·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 20世纪进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进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讨论方法不采纳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纳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讨论。而他这种讨论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纳。儿童心理进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的认知进展理论摆脱了遗传和环境的争论和纠葛,旗帜鲜亮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进展观,即心理进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客体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在心理进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 第二,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先天遗传因素具有可控性和可变性,在环境的作用下,可以改变遗传特性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心理进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认知进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1.图式 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制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2.同化 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 3.顺应 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制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同化表明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顺应表明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知识,不断形成和进展新的认知结构。 皮亚杰强调主体在认知进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即认知进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而平衡是主动建构的动力。 4.平衡 是主体进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进展趋向。皮亚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