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案例6、2、1 背景材料根据国务院关于“自 1996 年开始在全国开展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得决定与相关工作部署,在国家有关部门得组织下,a 省(省简码为 12)与 b省(省简码为 53)决定联合勘定 a、b 两省毗邻边界线。根据两省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制定并经国务院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得勘界实施方案,两省开展了联合勘界工作。通过收集资料井结合实地调查得具体情况,两省确定了边界线并标绘在边界地形图上,同时在图上确定、标出界桩位置与编号。通过界桩埋设与测定、边界点测定、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等界线测绘工作,获得了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成果表,并编写了边界点位置与边界走向说明,制作了边界协议书附图。图 621 与图 622 就是从上述界线测绘成果中截取得一部分。图 621 就是a、b 两省毗邻边界线上 1253165 号界桩得界桩登记表,图 622 为 a、b 两省边界协议书附图得局部(1253165 号界桩至 1253166 号界桩段)。对图 622 得辅助说明:边界线进入美林河后,沿河道中心线顺流下行;边界线在桃花岛东南侧约 460m 处上岸;1253165 号界桩至 1253166 号界桩得长度为 9、8km。 图 621 界桩登记表6、2、2 分析要点1 界线测绘得目得与任务1)界线测绘得目得界线测绘得目得就是通过对行政区域界线得位置与走向等信息得分析确认,勘定一条公平合理得行政区域边界,为各级政府边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与科学依据。2)界线测绘得内容界线测绘得内容包括界线测绘准备、界桩埋设与测定、边界点测定、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制作与印刷、边界点位置与边界走向说明得编写。3)界线测绘得成果界线测绘成果包括界桩登记表、界桩成果表、边界点成果表、边界点位置与边界走向说明、边界协议书附图。 4)界线联检得工作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后,应定期进行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界线联合检查内容包括界桩维修更新、增设界桩、调整界线、重新测量界桩坐标与高程,重新修改协议书、重新测绘协议书附图等。 2 界线测绘得基准与比例尺1)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界线测绘宜采纳国家统一得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与 1985 国家高程基准。2)边界地形图与边界协议书附图得比例尺边界地形图与边界协议书附图得比例尺视情况选用:同一地区,勘界工作用图与边界协议书附图应采纳相同比例尺;同条边界,协议书附图应采纳相同比例尺;省级行政区选用 1:5 万或 1:10 万比例尺;省级以下行政区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