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1/32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2/32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3/32
1.基本情况1.1 自然条件1.1.1 地理位置概况古堰集镇位于石泉县城南部,距县城 5 公里。在石泉水坝库区左岸,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08′~108°14′,北纬 32°52′~32°57′。区域内主要包括汉江右岸的赵家沟、汉阴沟、南沟河、荒山沟、邓才沟和风沟共 7条支沟以及汉江干流右岸 9km 的江岸,除风沟直接汇入汉江外,其它五条支沟均汇入中坝河。古堰总面积 49.74km2,水土流失面积 29.23km2,占总面积的 58.8%。主要治理区地处南部巴山区,在人口较集中的沟边、公路旁,海拔高程在 340m—1381m 之间,相对高差 1041m。1.1.2 地质、地貌⑴ 地质古堰在我县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分在巴山中度流失区。地质构造为巴山大断层属杨子地台边缘,构造以褶皱为主,裂隙发育。山顶普遍剥蚀严重但比较平缓。裸露岩石较多,土薄石厚,岩石破裂。出露岩性主要有黑云母片麻岩、石英岩、花岗岩和硅质岩。⑵ 地貌 古堰小流域地处汉江下游喜河库区上游,地貌类型为巴山山系,山峦迭嶂,沟坡纵横,沟壑交错,沟谷外窄内宽,流域地势呈东西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山体比较宽厚,山顶较为平缓,山势多呈浑圆形山脊,坡脚多出现局部山间坝子和宽阔河谷。沟内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自然坡度在 5°—60°之间。小流域内土地总面积 49.74km2,其中坡度小于 5°的土地面积 397hm2,只占总面积 8%;坡度 5°~15°的土地面积 422 hm2,占总面积 8.5%;坡度 15°~25°的土地面积 1212hm2,占总面积 24.4%;坡度 25°~35°的土地面积 1818hm2,占总 面 积 36.6% ; 坡 度 大 于 35° 的 土 地 面 积 1125hm2 , 占 总 面 积22.5%。1.1.3 土壤、植被⑴ 土壤根据石泉县农业局土壤测肥实验报告,古堰集镇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黄棕壤、棕壤三类。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河、沟两岸的河漫滩阶地上(一级阶地),是本流域的高产农业土壤,PH 值为 6.5,土层厚度大于 70cm,水稻土中有机质如氮、磷、钾含量丰富,土壤养分结构合理,适宜水稻生长;黄棕壤分布在沟、河两岸(二级阶地)的梯坪地及缓坡(10°—15°)耕地上,是主要旱作物和林、草宜生土壤,PH 值在 7 左右,土壤中氮、磷、钾含量仅次于稻田,但高于陡坡耕地,土层厚度 20—50cm;棕壤分布在流域的支毛沟内,其氮、磷、钾含量低于水稻土,但也适合水稻生长,产量低于主沟、河道两岸的河滩地稻田,土层厚度 15~40cm。土壤多呈中性至弱酸性,通透性能较好,土壤质地以壤土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石泉县古堰集镇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