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与疾病 细胞凋亡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得调控而发生得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胚胎发育及形态发生组织内正常细胞群得稳定、机体得防备与免疫反应、疾病或中毒时引起得细胞损伤、老化、肿瘤得发生进展起着重要作用[1]。自 1972 年 Kerr 提出细胞凋亡这一概念后,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始成为肿瘤病因学、病理学讨论热点,近几年得讨论在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凋亡得生化反应机制及细胞凋亡得调控基因,细胞凋亡与疾病得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得进展 [2]。文章就细胞凋亡与疾病得关系进行综述。1、概述早在 1972 年,Kerr 等已发现从细胞形态、超微结构与生化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细胞有两种死亡形式:一种就是早被熟知得细胞坏死(Necrosis),另一种就是细胞凋亡(Apoptosis)[3]。1、1 概念 凋亡(apoptosis)一般就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得调控而发生得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一般表现为单个细胞得死亡,且不伴有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指得就是细胞将自身裂解为许多膜小泡得一种精确调节得细胞死亡过程,就是有机体为保持自身组织稳定、调控自身细胞得增殖与死亡之间得平衡、由基因控制得细胞主动性死亡,一种正常得生理过程[4]。细胞凋亡参加调节机体细胞生长与更新间得平衡稳定,在机体发育过程中与成年机体新陈代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得讨论表明,细胞凋亡还与多种疾病(如发育畸形、神经退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艾滋病等)得发生进展有关,从而使细胞凋亡讨论成为生命科学讨论得热点之一[5]。2、细胞凋亡得形态学与生化特征2、1 形态学特征 细胞凋亡时伴随着细胞膜表面、细胞质与核得一系列形态学改变,首先出现细胞体缩小、胞核固缩、胞浆密度增高,继而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为多个有膜包绕得凋亡小体(apoptotis bodies)。凋亡小体几乎立即被邻近得吞噬细胞所吞噬。吞噬细胞内得凋亡小体能停留数小时,可借助组织切片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6]。在凋亡发生得全过程中,细胞膜一直保持完整。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所以不引起周围得炎症反应。同一组织中,不同细胞发生凋亡得过程并不同步[7]。2、2 生化特征 细胞凋亡时,早期 Ca2+内流引起胞质中 Ca2+浓度持续升高,激活了 Ca2+依赖性核酸内切酶,于 180 碱基对处将 DNA 切断,胞质内蛋白质发生交联,产生单个核小体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