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第一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一、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1、 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十二指肠中)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80-90%还有少量的磷脂 6-10% 胆固醇 2-3%胃的食物糜(酸性)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肠促胰液肽的分泌,引起胰脏分泌 HCO-3 至小肠(碱性)。脂肪间接刺激胆汁及胰液的分泌。胆汁酸盐使脂类乳化,分散成小微团,在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作用下水解。XqrR0bu。胰腺分泌的脂类水解酶:① 三脂酰甘油脂肪酶(水解三酰甘油的 C1、C3 酯键,生成 2-单酰甘油和两个游离的脂肪酸。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要在小肠中激活)Xaz0Jeb。② 磷脂酶 A2(水解磷脂,产生溶血磷酸和脂肪酸)③ 胆固醇脂酶(水解胆固醇脂,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④ 辅脂酶(Colipase)(它和胆汁共同激活胰脏分泌的脂肪酶原)2、 脂类的吸收脂类的消化产物,甘油单脂、脂肪酸、胆固醇、溶血磷脂可与胆汁酸乳化成更小的混合微团(20nm),这种微团极性增大,易于穿过肠粘膜细胞表面的水屏障,被肠粘膜的拄状表面细胞吸收。被吸收的脂类,在柱状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结合上蛋白质、磷酯、胆固醇,形成乳糜微粒(CM),经胞吐排至细胞外,再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zPlkhgb。小分子脂肪酸水溶性较高,可不经过淋巴系统,直接进入门静脉血液中。二、 脂类转运和脂蛋白的作用甘油三脂和胆固醇脂在体内由脂蛋白转运。脂蛋白:是由疏水脂类为核心、围绕着极性脂类及载脂蛋白组成的复合体,是脂类物质的转运形式。载脂蛋白:(已发现 18 种,主要的有 7 种)在肝脏及小肠中合成,分泌至胞外,可使疏水脂类增溶,并且具有信号识别、调控及转移功能,能将脂类运至特定的靶细胞中。oexxDwG。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P151 表 15-1 各种脂蛋白的组成、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三、 贮脂的动用皮下脂肪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产生脂肪酸,经血浆白蛋白运输至各组织细胞中。血浆白蛋白占血浆蛋白总量的 50%,是脂肪酸运输蛋白,血浆白蛋白既可运输脂肪酸,又可解除脂肪酸对红细胞膜的破坏。367BSoN。贮脂的降解受激素调节。促进: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胰岛素植物种子发芽时,脂肪酶活性升高,能利用脂肪的微生物也能产生脂肪酶。第二节 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一、 甘油三酯的水解甘油三酯的水解由脂肪酶催化。组织中有三种脂肪酶,逐步将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二酯、甘油单酯、甘油和脂肪酸。这三种酶是:脂肪酶(激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