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县翠芽茶开发可行性讨论报告 大学: 贵州大学 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班级: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湄潭翠芽茶开发 建设性质:改建建设单位:湄潭县食品有限公司报告承担人:贾本义 所有制形式:民营 建设地点:湄潭县 建设规模:茶园 300 亩,加工厂房 900㎡ 建设期限:5 年 建设内容:茶园改造转换,厂房建设,生产设备 投资规模:300 万元 资金构成:财政资金 200 万元,其中无偿 48 万元,有偿 112 万元自筹资金 80 万元 项目申报单位:贵州省湄潭县茶叶总公司 法人代表:贾本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建成投产期 销售产值 195 万元 销售税金 12.6 万元 利润总额 40.8 万元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的 本项目主要辐射湄潭县湄江镇,塔平、黄家坝、永兴、复兴镇。带动农户 200 户,基地规模 1000 亩,增加就业 120 人。 二、编制依据 本项目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普发《中共湄潭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2025 年湄潭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5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已通过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评审的《湄潭县翠芽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湄潭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贵州通志》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尖茶皆为贡品”。抗战期间,国立浙江大学迁入湄潭办学,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实验茶场,提供茶树栽培、育种、制茶、防病等讨论,对后来的湄潭茶业影响极大。 湄潭茶叶品质优良,品牌众多,有 17 个获省、部优以上产品,同时拥有遵义市名牌产品及其它优质绿茶。品牌多了,但品牌集中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每年大量江浙茶商入黔,将湄潭茶叶制成龙井、碧螺春,“茶农得小利,加工得大利,茶商得暴利”曾是湄潭茶叶的生存现状。 湄潭茶叶当然不甘于老做“他人替身”。2025 年,湄潭可采茶园已达到 3000 公顷,产量超过 3000 吨,产值约 1 亿元左右,2025 年可采茶园将达到 5300 多公顷。重塑一个湄潭茶叶品牌,已成为当务之急。在 2025 年,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选定湄潭翠芽为湄潭茶叶代表,着手建立茶叶标准体系。湄潭翠芽是上世纪 9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新创名茶,所选原料为福鼎大白茶和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