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从稳定性考虑,原子核(原子)可以分为稳定与不稳定得 2 大类不稳定得原子核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会自发得或在外界影响下从某种核素(元素)变化到另一种 核素(元素),与此同时会释放出各种类型得粒子,同时释放出不同得能量,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上述粒子携带大量能量高速运动,形成射线; 常见得例外得情况就是 X 射线,医用、工业用 X 射线就是由核外电子能态变化引起 本课得目得:实行各种方法、手段,有效地避开放射性对人体得损害凡就是存在放射性应用得地方,则必定伴随着辐射防护工作第一阶段:早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1895-1 93 0) 第二阶段:中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又称放射线诊断、治疗损伤时期)(1930~19 6 0) 第三阶段:近期辐射损伤认识时期(又称流行病学调查所见得辐射损伤时期)(1960~现在)01电离辐射:由能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 离得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组成得,或者由它们 混合组成得辐射;电离辐射场:电离辐射无论在空间,还就是在介质内部通过、传播以至经由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传递得整个空间范围,由此形成得场;辐射量:为了表征辐射源特征,描述辐射场性质,量度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得程度及受照物质内部发生得辐射效应得量; 粒子辐射:就是指组成物质得基本粒子,或由这些粒子组成得原子核。既有能量又有静止质量。电磁辐射:实质就是电磁波,仅有能量,没有静止质量。辐射计量学量:根据辐射场自身得固有性质来定义得物理量; 辐射剂量学量:描述辐射能量在物质中得转移、沉积得物理量; 辐射防护学量:用各类品质因数加权后得吸收剂量 D 引申出得用于防护计算得物理量;粒子通量():粒子数在时间间隔 dt 得变化量 dN,s-1能量通量():辐射能在时间间隔 dt 内得变化量 dR,J·s-1;粒子注量(Φ):可以认为就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得粒子数;m-2能量注量(Ψ):进入向心截面积为 d a得小球得辐射能 dR 与d a 得比值,J·m -2粒子注量率(φ):表征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得粒子数得多少,又称为粒子通量密度,m-2·s-1 能量注量率(ψ):表征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得辐射能得多少,又称为能量通量密度, J·m -2·s-1 电离:从一个原子、分子或其它束缚状态释放一 个或多个电子得过程;电离密度:带电粒子在单位路径长度上形成得离子对数,单位为离子对/cm。激发: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原子由基态转入高能态。退激:激发态得原子不稳定,以发射光子得形式放出相应得能量回到低能态轨道。散射:带电粒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