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雄伟建设目标,并强调在西部大开发中,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淤地坝在黄土高原地区已有400 多年进展历史,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证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淤地坝,对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确保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及实施荒山封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证粮食生产与生态安全、确保黄河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受到当地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欢迎,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水利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规划》,到2025年在黄土高原地区建设3 万余座骨干坝和13万余座中小型淤地坝。为确保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快速、高质量地完成,以小流域为单位开展坝系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阿乙亥小流域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龙羊镇境内,共和盆地南缘,系黄河流域恰卜恰河的一级支流,地处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四副区。流域总面积196.23km2 ,阿乙亥小流域中下游片,即规划坝系建设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面积为91.74km2 ,其中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81.15km2 ,多年平均降水量314.3mm ,沟壑密度2.80km/km2,年侵蚀模数达5500t/km2。长期以来,环境恶劣、群众贫困,截止2025年底,该流域片共完成各类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面积648.56hm2,治理程度仅为7.99% ,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该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流域内现无淤地坝。因此,加快坝系建设,提高坝系防治水土流失能力和综合兴利功效,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根据水利部黄委会关于开展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建设的有关要求,受共和县水务局委托,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暂行规定》和黄委会《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黄委会黄河水利科学讨论院于2025年5 月组织技术人员深化实地,调查收集了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径流泥沙特征、水文气象等资料,对拟建工程坝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对淤地坝坝址断面进行了测量,对选定的典型坝测绘出坝址地形图,对流域沟道特征、建坝资源条件、工程建设的临时道路、沟道筑坝土料和砂石料分布、交通、水电等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通过认真分析,反复论证,针对阿乙亥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与经济进展方向,并充分征求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