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一、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诊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iffus e lar g e B ce l l ly m p h o m a,DLBCLﻩ)(ICD—1 0:C83、3)。 (二)诊断及分期依据。根据《W orld Heal t h Organizati on Cla s s ifi c ati o n of Tu mors of Tu mo r s of Ha em a t opo iet i c an d Lymphoi d T issu e》(2 0 0 8年版)、《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 08年,第三版)、最新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20 16 年 NCC N Cl i ni c al Practic e Gui d e l in e s in Onc o logy),并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等。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得器官或组织,包括胃肠道、肝、脾、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皮肤等。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伴有乏力、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2、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L D H)、血沉及β 2微球蛋白(β2—MG)可升高。侵犯骨髓可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可减低、正常或升高;外周血涂片可见到淋巴瘤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出现脑脊液异常。胃肠道侵犯时大便潜血可阳性。3、组织病理学检查:就是诊断该病得决定性依据。病理形态学特征为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内见大淋巴细胞呈弥漫增生,胞浆量中等,核大,核仁突出,可有一个以上得核仁。免疫组织化学病理检查对于确诊 DLBCL 至关重要.常采纳 得 单 抗 应 包 括 CD2 0 、 CD19 、 C D 79 、 CD 3 、CD5、CD10、Bcl-2、B cl—6、Ki—67、MU M1 与 MYC 等。4、分子生物学检查:有条件可开展荧光原位杂交(flu o resce n ce i n sit u h y b r i d iz ation,FISH)检测 Bcl-2、Bcl-6 与 Myc 等基因就是否发生重排。假如 Myc 伴 Bcl—2 /B cl—6基因断裂称双重打击(dou ble hit)或三重打击(trip l e hi t)淋巴瘤,提示预后不良。 5、影像学检查:颈、胸、腹、盆腔C T 或超声波检查。根据 CT 以及体检所发现得病变范围进行分期及评价疗效。有条件者可行 PE T-CT 检查。分期标准(Anne Arbor 分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