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后抗血小板药物管理(全文)随着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患病率的增加,抗血小板 药物导致发生 GIB 的患者数量也随之增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 CVD 患 者发生 GIB 时,抗血小板药物是否停用以及如何恢复使用是当前的讨论热 点。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单用阿司匹林或 P2Y12 受体拮抗剂以及双联抗血 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l) CVD 患者发生 GIB 后抗血 小板药物管理的讨论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一、背景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 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通 常可由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导致。随着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患病率的增加,抗血小板药物导致发生 GIB 的患者数量也 随之增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 CVD 患者发生 GIB 时,抗血小板药物是 否停用以及如何恢复使用是当前的讨论热点。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单用阿司 匹林或 P2Y12 受体拮抗剂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的 CVD 患者发生 GIB 后抗血小板药物管理的讨论证据, 以指导临床实践。二、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 P2Y12 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以及普拉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therapy,DAPT)指的是阿司匹林联合一种 P2Y12 受体拮抗剂,常用于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术后或急性冠脉综 合征的患者,以降低新发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风险。然而,抗 血小板药物会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其中,阿司匹林致胃肠道黏膜损伤机 制包括局部和全身作用。阿司匹林呈弱酸性,直接作用于胃肠道黏膜表面造成黏膜损伤;它也可通 过抑制COX-1 活性,降低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黏膜血流量,减 少黏液及碳酸氢盐的分泌,使黏膜防备能力下降,导致胃肠道溃疡和出血。 P2Y12 受体拮抗剂抑制血小板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黏膜损伤修复受 阻,延迟胃溃疡的修复或诱导其复发,加剧胃肠黏膜损伤,从而导致出血。 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抗血栓效果更优,但出血发生率较 高。此外,虽然 DAPT 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但其也会增加消化性溃疡及出血风险。三、CVD 患者发生 GIB 后阿司匹林的管理1、阿司匹林用于 CVD 一级预防CVD 一级预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