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提升“课后服务”的实施感悟“双减”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前所未有的精准,打出了一组重拳, 引发了社会性的连锁反应。这背后,蕴含着国家治理的逻辑转型、学 校功能的回归与升华,以及老师本位的落实与强化。江苏省无锡市梁 溪区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梁溪方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有 温度的服务、有情感的帮扶,打造梁溪区“梁老师”金字招牌,打通 教育为民、教育惠民、教育利民“最后一公里”。1 深化认识:用坚实的办学行动回应时代的要求从宏观层面的价值取向看,“双减”是保公平、保可持续、促 进“幸福中国”建设的民生工程。从微观层面讲,必须推动教育从“分 数本位”走向“健康本位”“素养本位”的深刻转型。开展好课后服 务,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治理校外培训乱象的有效措施,也是满 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准确认识课后服务价值内涵。梁溪区在实践中认为,“课后服务” 应包含三个属性:首先,具备托管性,解决家长接送和照看的问题; 其次,具备减负性,主要是通过课后时间,老师督促和有针对性地指 导学生在校高质量完成作业;再其次,具备教育性,通过打通校内外 资源构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体系,包括成立兴趣小组、创设社团、开 展综合实践活动等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进展、特色 进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制定课后服务实施路径。课后服务最终指向是学生的全面进展。梁溪区兼顾上级要求、区域实际和学生需求,以“1+N ”的“梁 溪方案”确保课后服务在法律规范和可控的轨道上推动。精心制定《梁溪 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且把它作为统领,指导义务教育 学校分别制定“一校一案”,重点落实人员调配、服务内容、经费保 障、安全管理等工作,尽心尽力为在梁溪区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 及其家庭提供法律规范、优质、便捷的服务。深化实践:找准“突破”,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学生进展,紧紧抓住两个“突破”,着力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水平,真正把课后服务办成公益性、普惠性的服 务行为,让参加的每个学生、每个家庭都有获得感。以提升课堂质量为突破,助推高质量服务。在“双减”的大背景之 下,梁溪区把“课上”和“课后”作为一个系统:课上依托“深度学 习•思维课堂区域教学改革三年深耕的良好基础,开发使用好梁溪区 “自主学习任务单”,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在全区中 小学推行分层作业、实践作业,探究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