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_第1页
1/72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_第2页
2/72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_第3页
3/72
20 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讨论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是近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出现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一群体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摘 要 题】中共党史讨论【关 键 词】20 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正 文】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具有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共同信念的阶级性的政治组织,又是一个由具有不同的经历、经验、文化水准、职业、年龄的人群构成的复合文化体。这种复合文化体中具有不同文化意义上的群体间的互动,使得共产党这一具有生命意义的有机体更具色彩斑斓的性质。毛泽东在 20 世纪 40 年代曾对党内不同的群体进行过分析,并提出正确处理党内群体之间关系的原则,即“各有长处,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①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是党内一个较有特点的具有特别文化意义的群体。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他们以其固有的特点,在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政治组织内,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成为共产党有机体内生动活泼的互动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留学生群体代际之划分对中国共产党留学生群体代际之划分的目的在于对这一群体进行结构性的分析和历史性、总体性的考察。在中国留学生历史的讨论上,一般对一百二十年来留学生群体划分为六代。本文以广义留学的概念为基础,从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组织的关系出发,对 20 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留学生群体划分为四代。第一代:十月革命前留学生群体(1900~1917)从发生学的意义上看,中国共产党人的留学生群体应追溯到十月革命前,在世界潮流与中国社会进展的碰撞之中,成为后来中国社会进展道路的弄潮儿已在世界大势中产生了。从地域上看,中国共产党人第一代留学生群体是辛亥革命后以留日为中心的,这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还未产生,但从文化因子上,在留日学生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和决意走“共和”之路的挫折中,已有一批学生以宽阔的眼光观察世界,接触和信仰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见表 1。表 1 第一代: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留学生的留学状况 姓名 出国归国时间 国别 入党时间 出国学习状况陈独秀 1900~1903 日本 1921 在京师范速成科、正则英语学校、早稻田大学1906~1907 学习李汉俊 1913~1015 日本 1921 东京法国教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