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 烟气脱硝系统 NO 浓度场优化试验讨论摘要:在燃料种类、炉膛结构、受热面布置、过量空气量、炉膛气流分布等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把控好喷氨均匀性及氨加入量是保证出口 NO 浓度场均匀性、脱除率及逃逸氨的关键所在。以某发电厂 660MW机组脱硝系统为讨论对象,设计了 1 种控制氨逃逸的优化调整方法,主要根据脱硝系统入、出口 NO 浓度分布情况调整喷氨系统,以使喷氨分布均匀。优化调整后脱硝系统出口 NO 浓度场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出口 NO 浓度偏差值降低,供氨量和出口氨逃逸平均浓度显著下降。该方法能有效改善脱硝系统出口 NO 浓度分布,降低喷氨量和氨逃逸浓度。减小 SCR 脱硝工艺对空气预热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保证 NO 达标排放的同时,实现安全生产。引言目前在我国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多采纳可再生容克式空气预热器对锅炉供风进行加热。空气预热器中、低温段烟气温度低于 NH4HSO4 的液化温度,在此温度范围以内处于液相区的 NH4HSO4 具备很强的粘附性,会快速黏附在换热元件表面,进而吸附大量烟气中的飞灰,最终导致飞灰大量沉积于金属壁表面或卡在层间,使得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流通截面积减少,导致空气预热器堵塞、腐蚀,最终导致空气预热器出现压降上升,换热效率降低等现象。威胁空气预热器的安全运转。在燃料种类、炉膛结构、受热面布置、过量空气量、炉膛气流分布等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把控好喷氨均匀性及氨加入量是保证出口 NO浓度场均匀性、脱除率及逃逸氨的关键所在。喷氨量过低会影响 NO 的脱除率,喷氨量过大,不仅会增加运转成本,还会影响空预器甚至除尘器安全稳定运转。由于脱硝系统在线监测点位往往安装在烟道特定位置,只能监测某一点位的浓度值,与实际浓度场偏差较大。因此,通过喷氨优化试验,可调整脱硝系统氨分布,从而降低脱硝系统氨逃逸量,其对机组的节能、安全稳定运转具备重要意思。本文针对某发电厂 660MW 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脱硝系统运转 3 年后出现的脱硝效率下降,空气预热器阻力上升,换热效率降低等问题。对该厂脱硝系统 NO 浓度场进行了优化试验讨论。1 优化试验方法及条件该厂脱硝系统喷氨格栅采纳线性控制式喷氨技术,其特点是氨/空气混合气母管先分为 6 组支管,每组支管又引出 3 支分支沿垂直烟道方向进入烟道,每根分支管进入烟道不同的纵深,并设置若干个喷嘴进行氨/空气混合气的喷射。每根分支管的流量可以单独调节,以匹配烟气中 NO 的含量。示意图如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