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威海高区东涝台小学 赵丽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l02~105 页,我换牙了——统计。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数据分析的意义。2.学生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数据整理的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3.在与同伴合作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这种数据整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学会用自己的记录方法来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在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体会哪种统计方法既清楚又简便。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针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有序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及分析。教学过程:1.猜谜语导入。(1)猜谜语。师:同学们,你们喜爱猜谜语吗?那老师说一个,大家来猜猜看,好不好?“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口中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学生猜:牙齿。)(2)让学生谈谈对牙齿的了解。师:同学们,牙齿可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知道哪些有关牙齿的知识呢?谁来说说看。(预想学生可能回答:①小孩的牙跟大人的牙颗数不一样。②我们要少吃糖才能保护牙齿。③我们都要换牙。)师:刚才有同学提到换牙,换牙了的举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换牙的数学问题。(板书:我换牙了。)【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好的开始。】2.经历统计过程。(1)经历数据收集。师:谁想说说你换了几颗牙?你呢?师:你们俩换了几颗牙我知道了,可是其他同学换了几颗牙我们还不知道呢!像刚才那样说下去,要想全部说完需要好长时问。老师特别想知道每个小组同学换几颗牙的最多,换几颗牙的最少,谁同意来想个办法,让大家很快知道你们小组的换牙情况呢?(同桌讨论沟通。)(预想学生可能回答:①我觉得把谁换几颗牙都在本上记下来。②我觉得可以让换两颗牙的人都举手,数一数。换其他颗数的也用一样的方法。③我想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让大家排队,要是让换两颗牙的排一队,换 3 颗的也排一队,那样数就快了……)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你最喜爱哪种,就用哪种方法来记录一下你们小组的换牙情况。老师看看哪个小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