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1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开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2.课程说明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也是农学、园艺、生物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上述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课程。本课程在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及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内容与相关专业对化学基础的要求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写作毕业论文及从事专业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散系、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2.理解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吸光光度法等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定量分析的常用测定方法。 3.掌握定量分析基本计算方法,能正确表示定量分析结果。 4.培育学生具有初步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三、学时分配表章序章题讲授学时实验学时辅导学时自学学时小计1溶液和胶体42化学反应速率23化学热力学基础及化学平衡74物质结构基础55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56配位化合物47氧化还原反应68重要的生命元素自学9分析化学概论610滴定分析法611重量分析法自学12吸光光度法413电势分析法自学合计48四、教学教法建议 本课程教学应在充分了解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既要注意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又要注意避开不必要的重复。对于已习惯中学教学的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化学学习的情况,老师在本课程教学开始就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内容的精炼,以使学生尽快适应。每章讲完之后应及时小结重点,以助学生理清思路,及时消化。化学热力学部分的教学应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抽象的概念进行理性思维;物质结构教学应借助教学模型、挂图及多媒体手段;化学变化与滴定分析可做一些演示实验;仪器分析则可多利用实物,使所授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备课、讲授、批改作业、指导自学、答疑与复习各教学环节应紧密配合。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结合各部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