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的艺术特色(2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琵琶记》的艺术成就《琵琶记》的作者高超,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琵琶记》自问世以后,名重词坛,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它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它开始,南戏创作进入了文人的普遍视线。《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且颇具特色,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 结构的特色 《琵琶记》的戏剧结构是双线结构。这种双线结构是用剧中两个主人公的两种不同生活道路来组成的。一条线是蔡伯喈在京城的生活道路,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中的生活道路。这两条线上的出目是整个戏曲故事的主要部分,它是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分别而开始,又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团聚而结束。《琵琶记》的这种双线结构比较特别,它的戏剧效果是很奇异的。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特别是在南戏和传奇中,双线结构是很普遍的。但它们当中有些多是两条线索表演两个故事,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还没有关系,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有分散之弊。可是《琵琶记》则不然。这两条线索演的是一家人的戏,表达的是一个主题,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显得集中。并且两条线索交错进展,对比排列,使剧中人物互增其悲,就在观众中大大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效果。这就是《琵琶记》双线结构不同于其它双线结构的奇异之处和奇异之处。《琵琶记》采纳了双线并进的结构,以两种场面的对比来组织戏剧情节,这一点成为明代作家遵循的范式。(二)语言的特色《琵琶记》语言的风格,有自然澄澈的特色,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刻写入髓,委婉尽致。语言以本色为主,兼具本色、文采二者之长,与人物身份、境地绝相符合,这正是《琵琶记》的语言艺术特色。首先,剧中人物的语言,与人物身份、环境相适应,注意在性情上着功夫,而不以词调巧倩见长。人物因不同性格、不同心境所以语言也有差别,目的是使语言真正成为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及情感的工具。如蔡伯喈与牛小姐在《中秋赏月》中,同是欣赏月亮,同是听箫笛之声,在同一景物里,表达出不同的人物感情,显示出不同的人物个性。牛小姐的语言是浸透了团聚的喜悦之情的,蔡伯喈的语言是浸透了离别的忧愁之情的。这是用欢悦和凄凉两种不同感情的语言描写出两种不同个性的人物。其次,《琵琶记》的语言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使用了文质相间、相对的两种语言风格:牛府一线与蔡家一线分用雅丽和本色,二者具有鲜亮的可比性且相得益彰。赵五娘这条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