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六则 翻译 解析 寓意 启示(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百喻经》六则愚人食盐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翻译: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假如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乏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解析: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 “外道” 矫枉过正,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这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寓意: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开以偏概全; 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 不以好恶看人,做事。启示: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 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渴见水原文: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翻译: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假如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