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对比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都属于二级处理范畴。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这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生活污水处理常规工艺 A/O、A2/O 及 SBR 进行对比分析A/O 工艺A/O 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主要用于水处理方面。A 就是厌氧段,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 就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它除了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可同时去除氮、磷,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难降解废水,在好氧段前设置水解酸化段,可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工艺特征:A/O 工 艺 将 前 段 缺 氧 段 和 后 段 好 氧 段 串 联 在 一 起 , A 段 DO 不 大 于0.2mg/L,O 段 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 N 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 NH 3-N(NH4+)氧化为 NO 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 A 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 NO 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 C、N、O 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优点:(1 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时间大于 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 COD 值降至 1mg/L 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 70%以上。(2 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要的碱耗。(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 COD、BOD 5 和 SCN-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