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现状及思考 [摘 要] 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务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披露不及时;二是披露 不充分;三是披露不真实。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突出信息披露的重点;加强关于公司成长性的披露;加 强盈利信息披露的质量;加强网上披露;加大处罚力度,等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批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25)12-0156-03 [作者简介] 宋永春,盐城工学院副教授,讨论方向为为财务管理及会计。(江苏 盐城 224002) 21 世纪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会计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会计信息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是及时性,企业许多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都非常关怀企业的最新信息。以年度为基础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相对滞后,无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中期财务报告正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年度报告时间间隔过长的缺陷。我国在近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中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框架。在实务上,上市公司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存在披露不及时、不充分、不真实和平滑利润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一些会计信息和案例,考查并揭示了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披露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一、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意义 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而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指季度报告和半年报告,假如把年度报告比作上市公司的验金石,那么半年报告可以称为上市公司的预报器,而季度报告就可比作探路器。我国证监会于 1994 年出台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三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财政部于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第 32 号——中期财务报告》。 1.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质量特征是及时性,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及时性。许多信息即使非常可靠,假如在提供的时间上相对滞后,其价值就有可能大打折扣,所以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传递越快越好,而中期财务报告正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一要求,弥补年度财务报告时间间隔过长的缺陷,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公开中期财务报告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