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世界名画赏析及介绍蒙娜丽莎 达.芬奇 油画 1503-1506 年 77×53 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 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 24 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奇的微笑"。 晚钟 米勒 1850 年 55.5×66 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 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这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这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这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贫乐道的基督徒形象,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假如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没有在宗教境界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 19 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伏尔加纤夫 (作于 1870-1873) 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7-1930.9) 国别:俄国 作品尺寸:131.5cm×281cm 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藏 《伏尔加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 19 世纪 80 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 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